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 中新社旗下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在封面报道《数学群星闪耀时》中,引述华人数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的话说,“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正在到来。
2018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12位中国数学家受邀作45分钟报告,其中有5位中国大陆学者,7位中国大陆赴海外的数学家。大会邀请的1小时大会报告(Plenary)和45分钟报告(Session),一般被认为代表了近期数学科学中最重大的成果与进展,因此,这无疑是国际数学界对他们工作的高度肯定。
那么,中国距离数学强国还有多远?《中国新闻周刊》就此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们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的数学水平与美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常说,数学课要讲得有趣,孩子们中有些人对数学本来有好奇心,如若教得不好,上课讲得干巴巴的,孩子们逐渐丧失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
但在中国当下的小学和中学数学教育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时候甚至抑制、磨灭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杨乐看来,多年来依然没有彻底解决的奥赛狂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顽疾。“现在的小学和中学已经把学生挤压到极限,前几年,中小学生几乎全体参加奥赛训练,把数学教育引向了一个极其错误的方向。”他说,这样做的结果,使很多学生疲于学数学、苦于学数学,也使他们对数学慢慢没有了兴趣。
除了兴趣,数学思维的养成也非常重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恽之玮发现,进入大学后,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不太适应数学思维的转换,很多人都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恽之玮说,现在很多人看待数学有两种角度,一种是纠结于它有没有用,另一种认为这是一种智力上的竞赛,其实这两种都与数学本身无关。他强调说,一定要首先因为对数学感兴趣,才能选择做数学。在数学家漫长而孤独的研究中,要时刻保持欣赏数学的心态。不能是为了和别人争一口气,或者这个问题只有我解出来才高兴,这是本末倒置,因此,心思纯粹的人才适合做纯数学。
恽之玮2002年进入北大读本科,毕业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此后在耶鲁、斯坦福都有过任教经验。恽之玮认为,和美国的本科数学课程设置相比,中国数学系的课程设置在系统上没有太大问题,各领域都有覆盖,但深度不够,尤其是高年级专业课。
“并不是要把所有的课都搞得很难,而是要让有兴趣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更难的知识。”恽之玮说。他的建议指向了高等教育培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在数学领域,对这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
杨乐指出,西方近代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牛顿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学术传统和积累。与之相比,中国现代数学差不多在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起步,至今只有百年时间。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简称“北大数学中心”)主任田刚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20年,中国高等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数学水平与美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专为研究生开设的高级专题课为例,北大数学中心教授刘毅发现,这类课程在美国的顶尖大学很普遍,都是聚焦最前沿的领域,但国内则缺乏这类课程。
杨乐还指出,现在,表面看起来研究工作普遍化了,但很多年轻人做的不叫研究,叫“描红”。他认为,年轻数学家要有魄力和激情,要做大学问,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年轻人一定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屡败屡战,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从根本上打破他人的框架,只有这样,最终才有可能做出突破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