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李晓玲)1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题为《他们从几十万件故宫文物中,“打捞”出384种中国传统色》的报道。
妃红、苍青、春碧、翠涛,朱颜酡、十样锦、明月珰、桥下波,藕丝秋半、黄河琉璃、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打开装帧素雅精美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书,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描绘中国传统色的美好文字。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视觉上,这些字、词都深具雅致与韵味,让人感觉既舒服又惊艳。再细细品味色谱,中国人的唯美和诗意,都从这些古朴典雅而又流光溢彩的传统色里,找到了感官上的直接印证。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书样。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10月,中信出版社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出版即热卖,上市仅7周,就已经加印了6次。这也让中国传统色彩,一个古老的话题,成了时下热点;香炉紫烟、藕丝秋半、东方既白……来自大自然和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色,重又流行起来。
“打捞”传统色,让每个中国人都找到自己的色彩世界
一页一页慢慢翻过,伴随着优美精妙的文字,纯净洗练的色彩,每一帧画面都让人舒畅放松。这厚厚的一本色彩大书旁征博引、严谨地考据了384种中国传统色名,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的由来,结合二十四节气变化、七十二物候轮替引发的色彩转换,重新编写了中国传统色谱。
两位作者郭浩与李健明从几十万件故宫文物中,选取了应时应节的96件提取传统色。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找到祖先们对色彩的精微感受,确定出处,界定色名和色值,成就了这本以时间为轴,以文物为依托,展现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著作。全书既有具象又有意象,勾画出中国人古朴典雅的审美世界和色彩图谱,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作者郭浩展示书中收录的中国传统色。
郭浩与李健明为了这本充满美与色彩的书,工作了两年多。郭浩对古籍资料进行发掘整理,在文字上为传统色建立了谱系;李健明则根据整理出的文献资料,从浩如烟海的故宫文物中找到对应色彩,在视觉上为传统色建立了谱系。两人相辅相成,把每种颜色的色名与色值两相对应,互为考证。
郭浩告诉记者,从繁杂且多已遗失的典籍中“打捞”中国传统色,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要从几千年的历史古籍中找到有关色彩的痕迹,需要做足考据功夫,挖掘和梳理庞杂的典籍。这个工作开始得很艰难,因为很多古籍没有做数字化的处理。“在这本书完成之前,中国传统色虽有说法,却没有谱系;有记录,但语焉不详。我前后翻阅了400多种文献典籍,如《尔雅》等;还有100多部从日本背回来的史书;又翻看了近半吨重的故宫图册。发现在中国古代,水色、天光、草木、器物、食物……几乎没有什么不能被用作颜色词的。”郭浩说。
▲作者郭浩在工作中。
作为中国传统色彩专家、文化学者和文创投资人,郭浩对色彩有着敏锐而精微的感知。“在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中,我们能‘打捞’出很多独有的色彩词汇。这些美丽的传统色,深藏着历史的悠长韵味,代表着我们独有的东方之美、汉语之美。这些来自大自然,来自日常生活的传统色,都蕴藏着古人对万事万物的观察和理解。”
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在万物互联的虚拟世界中徜徉已久,人们将怎样安顿自己的身心,成了一个现实问题。许多人慢下脚步,回望历史,试图在传统文化中找寻心灵安放地。
色彩是一个很巧妙的传统文化切入点,因为每一个传统色的名词,都隐含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是近现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日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色彩的审美却是世界性的,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莫兰迪色,很受设计师和消费者喜爱,但事实上中国传统色在这方面更丰富,更有历史和传承,也更有故事性。
采访中,郭浩告诉记者:“其实传统色的传承工作才刚刚开始。如果不能传承和活化,它就变成死在纸面上的僵化的文化。我想未来5年、10年,我还要坚持整理中国传统色,把它传承下去,传播出去,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打捞’传统色,‘活化’传统色,重现其精微幽深,就是想借此重塑和提升国人的审美力。”
焦虑与审美是完全对抗的,色彩之美能给人自信
“出版前,其实这本书是被定位为‘冷门’读物的,我们都觉得首印卖完就算不错了。但没想到市场的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不断加印。看到书的人都说:没想到中国传统色这么美!我这才发现,自己干的活,切中了当下大家普遍焦虑又迫切想提高审美的痛点。”郭浩说。
在他看来,焦虑与审美是完全对抗的,因为焦虑拒绝了自然也拒绝了美,而美是丰满的、能给人自信的,是没有缺失和匮乏的。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感受到来自自然的丰富色彩。而且美跟快节奏也是对抗的,古人是在一种慢节奏的生活里欣赏到美,体验到丰富的色彩。“我们也要在内心深处保留一处慢的空间,能够释放焦虑,体会古人感受到的天地万物,感知搭载在衣食住行、绘画器物上的美与色彩。”
▲书中手绘的文物及配色。
比如中国传统色中的“玄”,郭浩就认为是古人观察自然所得。太阳将出未出的时候,天是一种黑中透红的颜色,这种颜色就是“玄”。“这个时刻多么微妙、多么精致,可能就是一刹那的色彩。玄色被观察到并继承下来,放到了衣服上。”古人的生活空间很大,生活节奏很慢,也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体验自然。“我们以为自己现在可以借助更多东西来观察环境和事物,事实上可能正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把思维限制到一些框架里去了。”
郭浩又翻开一个颜色,“这是诗人的颜色,叫作‘暮山紫’,有近百首古诗中都写到过这种颜色。它最早来源于王勃的《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太阳即将落山,夕阳的光透过交织在一起的烟雾,形成了一种紫蒙蒙的色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因此诗人王勃把它叫作‘暮山紫’。你说它是一种具体的颜色还是诗人的想象?”
近年来,中国传统色慢慢“热”起来,2018年电视剧《延禧攻略》大火,剧中人物服装素雅的配色,一度引发了“是中国传统色,还是莫兰迪色”的热烈讨论。后来人们发现,其实早在清乾隆时期的内务府织染局销算档案里,就已经有对这些颜色的描绘了:蓝色系有鱼白、月白、石青、元青;黄色有明黄、杏黄、生沉香、秋香;绿色有松绿、官绿、瓜皮绿、豆绿;紫色有藕荷、紫红、青莲;红色系有水红、桃红、大红、鱼红。《延禧攻略》中用的颜色,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色。
▲书中手绘的文物及配色。
如果把美学看作大楼,色彩肯定是基石。与此类似的还有《长安十二时辰》。剧中频繁出现的赭红、朱砂、豆绿、孔雀蓝绿等“大唐”配色,令画面清冷而浓烈,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熟悉。而这正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经典配色。可见,中国传统色绝不只是颜色的命名,还是一种延续了千年的东方审美。
郭浩认为,《甄嬛传》《延禧攻略》等能够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可见传统色与流行文化并不矛盾。怎样让传统色流行起来,成为各类设计师们更优先选取的色彩、更愿意讲述的故事,这是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低美感社会”与审美力的培养
2019年4月,《新周刊》提出“低美感社会”的概念,尖锐地指出当下时代具有“审美匮乏症”。平时我们在不少场合也确实看到不少审美失当的造型和色彩,这与美育教育有很大关系。蔡元培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审美力”也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个新词,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吴冠中也说:“文盲不多,美盲很多,而美盲的危害比文盲更甚。”
在国际上有个相对一致的表述,就是美育是否发达是健全社会中每一个人自我完善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艺术教育虽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人们常说的“美育”往往局限于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教育中,并没有往人格完善及创造力的培育上去延伸。
在郭浩看来:“审美就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美商就是欣赏美、创造美和获取美的能力,美上升到文化就是智慧了。中国几千年的古老的智慧,凝结在这些传统色的名称中,体现的就是汉语之美。我们仅仅听到‘天水碧’‘海天霞’这些中国传统色的名称就会觉得太美了。”
▲书中手绘的文物及配色。
其实,中国传统色的一个特性就是精致、微妙。这也是中国美学的特性。近年来,我国开始倡导美学复兴和普及美育教育。郭浩说:“每个中国人都值得拥有自己的美丽色彩世界,这个色彩世界来自古老的传统,也寄托着我们的未来。我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中国传统色的色彩美学,变成自己的词汇、自己的语境。”
传统色不只是颜色的命名,还是一种延续了千年的东方审美。郭浩告诉记者,不能让所有的色彩都藏在书本里,而要让这么美的中国传统色走向城市、走向乡村。他用书里的传统色做了一些效果图,把小区、商业区、商住混合区、工业区等都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是想通过这种沉浸式的环境、通过日常的耳濡目染来推广传统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美好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书样。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出版后,郭浩也到各地去做讲座。云南大山里的一位支教老师听了线上讲座后给他留言:有一天,大山里的学生对她说,“老师,今天我在上学的路上,从山里走过来看到了一万种绿”。郭浩特别感动,托讲座组织方寄了书给这位支教老师,老师又发来一些学校的照片。这所位于云南大理贫困县中的学校,是所很典型的山区学校。郭浩用中国传统色变了一个小小的“魔法”,他用书里提炼的13种绿色,为学校做了新的设计,包括露天的餐厅、孩子们每天路过的走廊、教室。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去云南实现这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