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28, 2022
  • Login
格局新闻网 Solace Media
  • Home
  • 视·图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观察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澳大利亚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俄罗斯
    • 疫情
    • 财经
  • 乌克兰局势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新西兰诗画摄影社
    • Link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视·图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观察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澳大利亚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俄罗斯
    • 疫情
    • 财经
  • 乌克兰局势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新西兰诗画摄影社
    • Link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格局新闻网 Sola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 展示文化魅力

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 展示文化魅力

Stewart by Stewart
04/13/2022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相关活动,有效展示传播中轴线文化魅力,扩大中轴线国际影响力。

这是记者12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于1982年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3月1日,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聚焦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和三条文化带等重点地区的整体保护利用情况等方面。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北端钟鼓楼,南端永定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条例》规定,老城保护涵盖明清时期北京城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区域。北京市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保护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等为重点的历史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表示,《条例》实施一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做好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推动先农坛、贤良祠等腾退、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修缮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清陆军部旧址和皇史宬实现有条件预约开放。

关于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组织文本编制团队,开展研究并正在编制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及保护管理规划。逐步稳定并扎实推进实施各项重点攻坚任务方案。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大会主题边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充分调动北京市公共文化资源,产生一批原创优秀成果。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持续打磨申遗文本。抓好中轴线标志性建筑的修缮展示,遗产要素核心区内非文物建筑的拆除整治,核心街区风貌的恢复提升,进一步加大文物腾退、超高降层、迁址新建、环境整治等各项重点任务的力度。

为扩大中轴线国际影响力,有效展示传播中轴线文化魅力,北京市还将开展中轴线遗产价值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中轴线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相关活动,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

延伸阅读: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委员会官网/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2

“晨钟暮鼓,皇城文道”,北京中轴线串联起皇城的数百年风韵;“南北引伸,一贯到底”,北京中轴线统领着帝都的大街小巷。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梁思成这样评价。

中轴线是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见证,走过数百年沧桑,随着申遗的进程,缓缓打开崭新的画卷。纵观四海内外,其他城市也有中轴线吗?巴黎的中轴线是香榭丽舍大街吗?柏林的中轴线穿过勃兰登堡门吗?华盛顿的中轴线是纪念碑的延伸吗?特奥蒂瓦坎的中轴线是“亡灵大道”吗?广州为什么有新老中轴线?……这些中轴线与北京中轴线有何异同?它们现在还依然存在吗?

抱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与创意中心一起走进“城市中轴线”专题,一起探访海内外城市的“中轴线”吧。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3

摄影:张岩

北京有一条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轴线。它始于元朝,如“书脊”一样,贯穿南北,形成了北京两翼对称,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梁思成先生把这条轴线定义为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中轴线。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择国之中而立宫”。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严谨、中庸、秩序,体现了尊卑有序的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的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直线吗?北京中轴线有多长?为什么北京有很多斜街?老北京常说的‘九门走九车’是什么意思?”北京中轴线上发生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历史悬疑。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探古访今,一同开启北京中轴线上的探秘之旅。

导读

  •溯·前世传奇

  •话·今生故事

  •探·大国意蕴

  •轴线景观概览

  •轴线小问答

溯·前世传奇

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这种居中观与原始聚落形态的结合促进了城市中轴线的产生。尽管历朝历代都在努力追求形成城市中轴线,但直到元朝才出现了最接近《周礼·考工记》提出的理想都城的模式,确立了今天北京中轴线的雏形。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正式形成并不断完善。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4

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中轴线建筑模型图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明、清时期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建筑的对称轴,全长7.8公里。始建于1267年的北京中轴线,形成、完善于明清及近现代,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发展至成熟的典范之作。

北京中轴线是由一系列建筑群、历史地标、历史道路、桥梁及遗址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综合体,对方位、方向有明确要求,尽管采用的是单一轴线形式,但却有着复杂的空间秩序。中心位置有三重城垣的环套结构,周围的空间分配与功能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说在世界名城的中轴线空间构成中,北京中轴线的空间逻辑最为严谨,内涵最为丰富。从轴线所处方位看,北京中轴线在明代的调整强化了原有的规划理念,使宫城更加位居皇城中心位置。从轴线运行方向看,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面南而王”的理念。从永定门到皇宫的距离很长,两侧有山川坛、天地坛、太庙、社稷坛,天安门过去有千步廊这一狭长通道,前往皇宫的过程充满仪式感和神圣性。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8

来源:北京印记InBeijing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微信)

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元朝的规划建设有很大关联。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 (现北海公园) 的基础上开始创建元朝的都城,规划设计中首先在积水潭东北岸 (相当今鼓楼处)设置中心台,建立中心阁。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也就是现在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源头。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至此,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中轴线开始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自1949年建国至今,北京中轴线也一直在经历各种保护规划的变化。

话·今生故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皇权陨落,帝制消亡,作为皇权重要载体的北京中轴线的命运也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紫禁城、天安门广场、坛庙等封建皇家设施也逐渐转变为服务广大民众的设施,这种功能变化顺应了新时代要求, 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久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机。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原来以紫禁城为中心的改造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北京中轴线的重心开始南移至天安门广场。一系列的建筑可谓神来之笔: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核心,对称在社稷坛南200米建设了人民大会堂,古代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人民大会堂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有着深刻的寓意;对称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设了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现更名为国家博物馆),其寓意也有传承历史更深层次的意思。进入本世纪,中轴线的北端由钟鼓楼推到了奥林匹克公园,不仅中轴线的长度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这个端点上集中建设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使中轴线的节奏发生了变化。“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

北京中轴线

保护北京老城,保护中轴线,早已成为共识。当前,北京中轴线正为申遗作准备。2011年,北京市政协建议启动中轴线整体保护立法程序。同年,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13年,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目前,北京中轴线确定的遗产点有永定门、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及箭楼、天安门广场历史建筑群、天安门、太庙、社稷坛、故宫、景山、万宁桥、钟鼓楼。起草申遗文本、编制保护管理规划、制定地方法规、实施保护整治等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今年8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提到中轴线、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等。日前,北京市文物局介绍,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正阳桥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出土一具石雕镇水兽。一时间,中轴线话题,再次备受关注。

探·大国意蕴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让我们在厚重历史的浸润中探究历史,感受壮美。​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5

故宫角楼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中轴线经历了时代更迭的风雨变迁,见证了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今天它依旧豁然南北清晰可见。但缓行于此的却早已不是车龙凤辇皇家仪仗,纷至沓来的是普通民众,是风云变幻世界更迭后的风景,是中华民族一步一个脚印的国运。

高古可慕,近美可期。如今,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纳入核心区规划,这一令世人赞叹的城市景观,正在成为集中体现古都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发展之轴。未来,它将继续焕发生机勃勃的魅力滋养着华夏文明更加从容自信的屹立于世界东方。

轴线景观概览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9

永定门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24米),进深二间(10.5米),绿琉璃剪边灰筒瓦重檐歇山顶。永定门城楼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见证着北京城市历史的变迁。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0

先农坛

先农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在先农坛古建博物馆内陈列着的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展》,使先农坛的全部建筑也成为其展览的组成部分,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民族文化与艺术的韵味。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1

天坛

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199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坛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2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前门大街北端,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由南面的瓮城箭楼和北面的正楼两部分组成。箭楼有两重飞檐,四层箭窗,首层平台围有汉白玉石栏,琉璃瓦顶飞龙翘首,神态逼真。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3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碑上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4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内沿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矗立着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5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长安街天安门西侧,面积约360余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坛与太庙以南北中轴线为对称轴遥相呼应,分别位于天安门的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6

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太庙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1129144207

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1129144148

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中轴线19

万宁桥

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北京中轴线和六海及通惠河的交界处,是北京中轴线的基准点。此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因桥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为皇城的后门,因此称为后门桥。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1129144210

北京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中国古建知多少

北京作为都城的第一条中轴线是什么?

金中都城的中轴线,可视为北京都城中轴线之始,位于今天北京西二环广安门南段的辅路。今天在靠近金中都的宫城正殿大安殿附近树立了一座“北京建都纪念阙”,以此来证明北京800多年的建都始于此朝。

北京城中轴线是一条直线吗?

其一,北京中轴线永定门到钟鼓楼的确不在一条直线上;其二,正阳门到地安门误差不到1米,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其三,北京城中轴线把北京城分为两部分,但并不在北京城正中,东半部要短于西半部,即东城墙距中轴比西城墙近251米。

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多都城的中轴线是不居中的?

自西汉长安城以至汉魏洛阳城,由于多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收到种种限制而不能不有所迁就,中轴线往往偏离居中位置。曹魏邺城因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开始出现中轴线居中的新局面。到隋大兴、唐长安城时,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达到了极致,并一直影响着后代的都城规划。北宋东京虽然也形成一条中轴线,但整个城市道路系统并不对称及规整,这也是与长期在原地发展或改建、扩建、重建有关。

相教于北京内城的正南正北街道,北京外城为什么会形成很多斜街?

元大都建立后,位于大都城西南隅的原金中都仍并行使用,与元大都间来往不断,因而逐渐形成联系两者的斜街,斜街两侧多设店铺,日渐繁华。其中主要以铁树斜街(李铁拐街)、大栅栏西街(观音寺街)樱桃斜街、杨梅竹斜街和棕树斜街等街巷形成了今日东琉璃厂和大栅栏片区独特的街道肌理。而东侧鲜鱼口地区的街道肌理,则因顺应明朝正统年间修城壕时排水河道而建。

中国古建素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这是为什么?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架构为骨干,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檀(lin)、朽( fang )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而墙体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谚语。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桦卯 ( sun mao)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之桦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许多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架建筑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塔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因此,可以认为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中国木结构的古建真的不用一颗钉子吗?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框架连接以样卯为主,但有许多结构也需要用钉子来做辅助加固,一颗钉子也不用是误传。仅 《 营造法式 》 中记录的就有椽钉、角梁钉、飞子钉、大小连檐钉、白板钉、搏风板钉、横抹板钉等,此外还有小木作、雕木作、竹作、瓦作、泥作、砖作等用钉,古建筑上的用钉品种繁多,非常丰富。只不过古代的工匠将钉子做到非常隐蔽,不容易发现。

 老北京人常说“九门走九车”。为什么这么说?

朝阳门走粮车,崇文门走酒车,正阳门走龙车,宣武门走囚车,阜成门走煤车,西直门走水车,德胜门走兵车,安定门走粪车,东直门走木车。

紫禁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紫禁”之名来源于紫微星垣,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则包括太微、紫微和天市。人民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且位置永恒不变,乃天地所居的星座。天人对应,皇宫又是禁区,因此皇帝的居所就称为紫禁城。

参考资料

1、北京城中轴线其实不是一条直线!一文了解背后原因

2、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

3、北京中轴线对称格局的继承与创新

4、央广网: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Previous Post

普京:俄罗斯将恢复月球探测计划

Next Post

三月以来中国内地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福建宁德疫情处发展阶段

Related Posts

台湾增9.4万新冠确诊、126死 双创单日新高
港澳台

台湾增9.4万新冠确诊、126死 双创单日新高

05/27/2022
香港新增250宗新冠确诊 BA.2.12.1疑在港岛传播
港澳台

香港新增250宗新冠确诊 BA.2.12.1疑在港岛传播

05/27/2022
香港特区政府:修订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旨在打击“起底”行为
港澳台

香港会计师公会与美互认协议年底到期不续约

05/27/2022
中国

经济日报署名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05/26/2022
中方对澳国防部近期涉华负面言论表示不满和反对
中国

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枕戈待旦 坚决挫败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

05/26/2022
香港新冠疫情平稳 重启庆祝回归活动
中国

香港新冠疫情平稳 重启庆祝回归活动

05/25/2022
台湾24日增8.2万例新冠本土病例
港澳台

台湾24日增8.2万例新冠本土病例

05/25/2022
上海市中心大型商场陆续开业 6月1日起全面复市
中国

上海市中心大型商场陆续开业 6月1日起全面复市

05/25/2022
新西兰“金丝带”第一届少数族裔青少年音乐节火热报名中
文化

新西兰“金丝带”第一届少数族裔青少年音乐节火热报名中

05/25/2022
中超揭幕在即 重庆队宣布退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并解散
中国

中超揭幕在即 重庆队宣布退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并解散

05/24/2022
Load More
Next Post
中国内地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6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三月以来中国内地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 福建宁德疫情处发展阶段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Most Popular

李显龙:亚洲国家选边站没好结果

李显龙:亚洲国家选边站没好结果

05/28/2022
俄乌在乌东部集结 “最大战事”恐将到来

乌军失守顿涅茨克战略要地

05/27/2022
新西兰储备银行将官方现金利率提高至1%

美国务院将成立“中国小组”

05/27/2022

Popular Post

  • 王毅谈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承认问题

    核查:世卫官宣不再以核酸阳性认定感染新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紧急消息!新西兰民防发布国家警告:海啸威胁。需要立即疏散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基督城周六确定了新病例的几个暴露地点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研究证新冠是美制” 登微博热搜榜首来源传媒被评不可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李承鹏: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新西兰独家!华为鸿蒙OS正式版刷机体验!亲测流水账!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About Us

Solace Media:
Depth and Range, Conscience and Warmth

格局传媒:
深度+广度,良心+温度,真实,有趣,好看。

标签

两岸 中国 中新关系 元宇宙 奥克兰 新冠病毒 新西兰-英国 新西兰 New Zealand 新西兰反恐 新西兰 房地产 新西兰 抗击新冠疫情 新西兰 移民政策 海南自贸港 澳大利亚 疫苗接种 美国 阿富汗 香港

免责声明/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 Disclaimer
隐私政策 | Privacy Policy

© 2022 SolaceMedia.co.nz 格局新闻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视·图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观察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疫情
    • 财经
  • 乌克兰局势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新西兰诗画摄影社
    • Link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 2022 SolaceMedia.co.nz 格局新闻网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