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妆容宛如复制粘贴古画,衣袂飘飘,胖胖的身体伴随音乐灵活扭动……今年春节,一群“唐朝小胖妞”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爆“出圈”。网友纷纷赞叹“神仙节目”的同时,也在讨论怎样的创新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复活”。
这支舞蹈就是2021年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五分多钟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中穿插了AR技术虚拟的水墨画以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宝物”,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夜。
值得一提的是,为体现丰腴的唐代少女形象,演员们身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而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风靡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
节目播出后,持续“霸占”网络热搜。单视频在微博累计超过1000万次观看,#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话题阅读量破亿,共青团中央和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为之点赞。
被“唐朝小姐姐”种草的网友也不吝好评:“这是什么神仙节目?再来亿遍!”“这种弘扬中国传统的节目,才是我们真正想见并且传递出国门的‘中国风’!”“这个节目真的做到了《国家宝藏》那句让‘国宝活起来’!”“贯古通今,这节目体现了中国文化和科技的浪漫融合!”
“说实话,节目火出圈完全是意料之外。”2021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传统就是古板?传统文化就是老一套?错!关键是用什么表现形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我们立足互联网思维,运用融媒体手段呈现,事实证明,路子是对的。”
“没想到网友接受度这么高。”《唐宫夜宴》主创之一陈琳表达了同样的意外,但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我们‘复活’了历史人物,带给观众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自然能引发共鸣。”
除了《唐宫夜宴》,河南春晚武术节目《天地之中》用炫酷的视觉包装,让太极智慧与航天梦跨界结合;总台央视春晚时装走秀《山水霓裳》借助MILO技术、分镜拍摄与定向克隆技术,通过梦幻背景和特色服装,尽展中国传统服饰之美……透过多地春晚,运用科技创新将传统文化“复活”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热议话题。
微信公号“郑州发布”文章指出,积极了解当下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物种,结合自身所长去创作,去创造,让看似严肃的历史文化,拥有新的身份,新的方式,新的面貌。
“中华悠久的历史,不应是教科书里的那几行文字,它们是鲜活的,有情感的,甚至是有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艺术性地呈现,能拉近当代人与历史的距离。”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如是说。
新华社文章指出,“创新表达唤醒文化自信,‘出圈’背后亦彰显民众文化审美提升”。其实,近年来,包括《国家宝藏》等创意文化节目,让一度清冷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多地博物馆也正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激活传统文化活力,满足更多游客“转一转”的文化消费需求。
经济晚报指出,在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的润泽与滋养之下,传统文化已进入新时代的血脉,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不舍的历史情怀,文化自信强势回归,中华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中工网刊文指出,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和新形式的进程中,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辽阔的精神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