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13, 2022
  • Login
新西兰格局新闻网 NZ Solace Media
  • Home
  • 视·图
    • 直播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自贸港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乌克兰局势
        • 俄罗斯
        • 澳大利亚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疫情
    • 财经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Link
  • 和声文集
    • 香江隨筆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视·图
    • 直播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自贸港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乌克兰局势
        • 俄罗斯
        • 澳大利亚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疫情
    • 财经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Link
  • 和声文集
    • 香江隨筆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新西兰格局新闻网 NZ Solace Media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新冠疫情:“封控”带来次生灾害 如何影响上海

新冠疫情:“封控”带来次生灾害 如何影响上海

Stewart by Stewart
04/22/2022
0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2年4月21日,身穿防护服的人员从运往上海的卡车上卸下标有鲜味生抽的包装箱

图像来源,REUTERS 身穿防护服的人员从运往上海的卡车上卸下标有鲜味生抽的包装箱

汹涌的疫情中,上海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躺平”,将有不少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的死亡;如果持续“封控”,停诊、供应链断裂,以及群体情绪低落将为这座中国最大城市,带来越来越难承受的次生灾害。

封控下,上海面临哪些次生灾害,又有哪些应对措施,BBC中文逐一梳理。

“停诊”带来的次生灾害

“停诊”成为一部分上海人最怕听到的两个字。比如患有尿毒症的病患,需要每周三次透析,但是封控就意味着医院关门,无处求医。即便陆续有医院开始接受透析,透析名额显著减少,甚至成功拿到名额的病人,还是需要跨过“频繁做核酸”、“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难。

“化疗引起的呕吐反应,医生说正常情况,切管上呼吸机,但医院有阳病例,设备封起来不能用。到医院了也不让进病房,只能在走廊里视频看了最后一面。”一位母亲去世的上海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此外,上海东方医院产科一名姓周的护士在家中哮喘发作,自行用药后仍无法缓解。家属驾车送其到工作的医院就诊,但因疫情防控需要,没有在这家医院得到救治。家属带其至其他医院求诊,但因病情耽误,该名护士不幸离世。

一名妇女站在上海的医院大门前。

图像来源,EPA 一名妇女站在上海的医院大门前。

此类事件在中文互联网发酵,引起激烈反应,有观点认为,因封控“停诊”造成的死亡个案远大于防控避免的死亡。

2021年2月,《英国医学期刊》发表一篇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团队的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爆发的3个月内武汉及中国其他地区的额外死亡率: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增加21%,其中,高血压心脏病的死亡率增长了100%,糖尿病死亡率增加83%。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杰撰文表示,上海多家医院医疗机构做出事关民众生命的停诊决策,却仅有寥寥几语,不仅没有交代急诊停诊之后的分流建议,也没有能够在公告中让大众知悉其做出的规则依据和具体事由。

“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要达到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的密度。从周护士被转运8公里来看,可以说当时上海市民已经暴露在了急救网络缺陷之中,事故发生具有必然性,降临在周护士则是偶然。”张志杰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封控初期的混乱之后,4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明确,“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

弱势群体

一位住在上海闸北的志愿者向BBC中文表示,她所在的小区比较老旧,老年人比较多,封控一开始他们消息没有年轻人灵通,也不懂得网购和团购,家里储存的食物较少,而封控开始后志愿者们在微信群里组织团购食品,他们因为手机使用不熟练,而遇到困难。

“而且他们不会支付软件,现在我们一般是上门收现金,记下要什么,帮他们团购。否则吃饭都是问题。还有其他志愿者要帮老人配药和送药,他们很难的。”上述志愿者称。

上海的一个被封锁的住宅区,两位老人在大门口交谈

图像来源,EPA 上海的一个被封锁的住宅区,两位老人在大门口交谈。

另一则广受关注的报道称,一位来自江西省的69岁老人,来上海求医,但因封控而无法就医,只能流落街头。一位市民见他睡在路边,给他一些吃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引起网民广泛同情。

香港大学联合多家机构进行的研究显示,疫情中日常生活节奏受到干扰的人群,心理健康负担较重,其中饱受经济压力、较低教育水平、单亲家庭的家长、生活上较为孤独的长者等族群,焦虑或抑郁的发病机率增加。

此外,上述研究还发现,疫情下儿童出现情绪及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停课期间,有特殊教育需要,特别是患有精神障碍的儿童,受到不当对待的风险增加。

综合来看,原本的社会边缘和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长期病患,在疫情封控的极端环境中被进一步挤压,而且因为平日的救助方式突然空缺,使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官方语境中,“封控”要保护的也是“弱势群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本身的免疫力较差,并且新冠疫苗的接种率相对成年人来说也比较低,这造成了这两类人群非常容易被感染。“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尽快‘动态清零’。”

供应链断裂

人们在中国上海的一个被封锁的住宅社区里领取面包等口粮。

图像来源,EPA 人们在中国上海的一个被封锁的住宅社区里领取面包等口粮。

对于上海以外的地区,封控的次生灾害则是供应链扰动带来的经济损失。

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介绍,中国将工业经济放在首位,过去两年,中国能够迅速控制地区性疫情,保持住全产业链和物流网络未被中断,出口实现强劲增长。而上海是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拥有许多先进的制造能力,并与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供应链联系,而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集群。

”而上海封控,同时波及附近省份,使当地的工业活动和供应链陷入瘫痪。“徐天辰称。

上海一家集装箱运输企业管理人员向中文媒体表示,从上海3月底封控至今,因为人员流动受限,其公司有约四分之三的车不能上路。

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徐泾分店的卡车上搬运货物

图像来源,REUTERS 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徐泾分店的卡车上搬运货物。

上海的重要性也在这轮封控中凸显。以半导体产业为例,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的四分之一都在上海,而且产业链的布局上来说,上海是拥有国内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从芯片设计、先进制造到半导体设备、半导体采莲、半导体封装测试乃至EDA等细分领域,上海囊括了整个半导体的完整链路,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

以至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

对于当局而言,缓和经济损失也是重中之重。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一份文件,指引企业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此外,中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份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不过徐天辰也提醒,尽管政府声称要确保企业在“闭环”下正常运作,但随着封控时间延长,他们的原料库存已经耗尽。这给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的支持工业的经济模式带来挑战。

此外,“服务业中的小型企业是最脆弱的,因为他们仍然需要支付运营成本(租金、水电费、人力成本),同时却失去大部分收入。小型制造商如果暂停运营并被切断国际运输,可能会有失去国际订单的风险。”

群体情绪焦虑

上海长宁区,人们在医院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图像来源,REUTERS 上海长宁区,人们在医院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心理问题是疫情次生灾害的一部分。此前《柳叶刀》上汇总各国研究数据显示,疫情扩大了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群。

这一情况在上海也有所体现,百度指数显示,三月以来,上海居民对“心理咨询”的搜索激增。近30天,其热度同比上升了253%。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上海居民,面临疫情下的心理余震。

一个名为《照路明》的微信公众号针对1021份上海市民的问卷显示,同比历次调访结果,上海居民的负面情绪已至两年内最高点。四月以来,超过四成上海居民已呈现出抑郁情绪,比例较高。

其中,57.1%的上海居民(居家)本轮隔离已超过20天(截至4月13日)。而无论是其焦虑均值,还是抑郁指数,都高于隔离短于20天的群体。

而一份2021年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的研究称,非隔离人员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分布为9.2%与9.6%,隔离人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则为13.3%与13.6%,差异显着。

前述由香港大学等多家机构共同进行的研究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中焦虑症状的可能发病率分别为14.9%及14%,抑郁症状的可能发病率分别为19.6%及15.3%,当中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与日常生活节奏紊乱有正向的关系。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需要关注隔离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包括一线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地区的人群、经济贫困的人群,以及原本精神健康较差的人群。

上述《英国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揭示,由于“封城”管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减少了37%,但自杀与跌落的死亡率分别上升了66%与43%。

3月28日,一名身穿防护服的上海交管控制进入浦东区方向的隧道入口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3月28日,一名身穿防护服的上海交管控制进入浦东区方向的隧道入口。

文章来源:BBC中文网
Previous Post

新西兰与日本开始就情报共享协议进行谈判

Next Post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Related Posts

研究称八分之一患者长新冠 儿童防疫成日本难题
新西兰

周六新西兰报告3650 例社区病例,新增 27 例死亡

08/13/2022
香港“红黄码”开始实施“红码”不得进校园
港澳台

香港“红黄码”开始实施“红码”不得进校园

08/13/2022
美疾控中心:不再建议保持社交距离
世界风云

美疾控中心:不再建议保持社交距离

08/13/2022
深度:COVID大流行将如何结束?(重磅推荐!)
世界风云

美国放宽防疫指引 印度首都恢复强制口罩令

08/13/2022
香港特区政府:修订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旨在打击“起底”行为
港澳台

林郑月娥等13人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

08/13/2022
英国检测出更多小儿麻痹症病毒毒株
世界风云

英国检测出更多小儿麻痹症病毒毒株

08/13/2022
纽约市污水样本测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官方吁接种疫苗
世界风云

纽约市污水样本测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官方吁接种疫苗

08/13/2022
美芯片法案出台 中国芯片产业进入关键时刻
中国

美芯片法案出台 中国芯片产业进入关键时刻

08/13/2022
中国央行谈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
中国

中国银保监会谈村镇银行风险处置进展:已累计垫付180.4亿元

08/13/2022
日本移民政策大转变:拟允许外国人无限期居留
世界风云

为何日本连续三周新冠确诊病例全球最多?

08/13/2022
Load More
Next Post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Most Popular

日本新内阁至少7名官员承认和”统一教”有关联

日本新内阁至少7名官员承认和”统一教”有关联

08/13/2022
研究称八分之一患者长新冠 儿童防疫成日本难题

周六新西兰报告3650 例社区病例,新增 27 例死亡

08/13/2022
香港“红黄码”开始实施“红码”不得进校园

香港“红黄码”开始实施“红码”不得进校园

08/13/2022

Popular Post

  • 王毅谈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承认问题

    核查:世卫官宣不再以核酸阳性认定感染新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紧急消息!新西兰民防发布国家警告:海啸威胁。需要立即疏散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基督城周六确定了新病例的几个暴露地点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研究证新冠是美制” 登微博热搜榜首来源传媒被评不可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李承鹏: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新西兰最低工资将从 4 月起上调至 21.20 纽元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About Us

Solace Media:
Depth and Range, Conscience and Warmth

格局传媒:
深度+广度,良心+温度,真实,有趣,好看。

标签

两岸 中国 中新关系 元宇宙 奥克兰 新冠病毒 新西兰-英国 新西兰 New Zealand 新西兰反恐 新西兰 房地产 新西兰 抗击新冠疫情 新西兰 移民政策 海南自贸港 澳大利亚 疫苗接种 美国 阿富汗 香港

免责声明/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 Disclaimer
隐私政策 | Privacy Policy

© 2022 SolaceMedia.co.nz 格局新闻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视·图
    • 直播
    • 短视频
    • 朱其平专栏
    • 观海听潮专栏
    • 摄影大展
  • 新西兰
    • 新西兰新闻
    • 国会Parliament
    • 房地产
    • 警讯
    • 留学移民
  • 新闻
    • 中国
      • 中国时政
      • 大陆新闻
      • 广东专题
      • 海南自贸港
      • 大湾区
      • 港澳台
    • 国际
      • 世界风云
    • 疫情
    • 财经
  • 观点
    • 深度·对话
    • 魔王时评
    • 时评
    • 嘤室评论
  • 精选
    • 基督城发展推广局
    • 霍律师说法
    • 澳华财经
    • 保险面面观
    • 新中文联
    • Link
  • 和声文集
    • 香江隨筆
  • 万象
    • Environment 环境
    • 地震
    • 天文地理
    • Fashion 风尚
    • Health健康
    • 体育
      • 北京冬奥·残奥
    • 旅游
    • 智能与科技
    • 航天
    • 文化
    • 天下华人
    • 娱乐
  • English
    • National
    • China
    • World
  • Contact Us

© 2022 SolaceMedia.co.nz 格局新闻网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