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一系列扩大互惠互利合作的措施。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是针对中东欧国家的现实需要“量身定做”,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原则。
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迅速发展。据中方统计,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达1034.5亿美元,同比增长8.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幅和中欧贸易增幅。但与此同时,贸易不平衡问题也一直存在。2019年,中国对中东欧17国出口额达706亿美元,而进口额只有248.2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表示,贸易逆差是不少中东欧国家的重要关切之一。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大都是农产品生产国,对农产品输华有迫切需求,这种关切甚至已被提升为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加强合作的核心关切之一。在此情况下,中国愿采取实际举措缓解贸易不平衡,有利于提升中东欧国家的获得感,让互利合作深入人心。
中国此次提出扩大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特别是农产品进口额翻番,不仅有必要,也有现实可行性。
“这个目标是非常务实的。”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司长翟谦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东欧国家的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部件、衣食产品、轻纺产品、矿产原料等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市场广阔,扩大自中东欧进口空间很大。
除贸易等传统领域外,中国还在此次峰会上提及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
中方将推动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愿探索同中东欧国家海关开展“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试点。
这些举措同样紧密契合中东欧国家的实际需要。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万喆说,因疫情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逆势上扬,中东欧国家现在普遍开始将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电子商务列入疫情后重要议程,中国此次提出在数字经济、电商方面加强合作正是因应了这一诉求,有助于为各自经济发展开拓新渠道。
此外,发展绿色经济正日益受到中东欧国家重视,而中国已向世界作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这一领域拓展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刘作奎也表示,目前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开展具体合作的诉求旺盛,尤其在科技、能源开发、绿地投资、创新合作等方面,中东欧国家有很大的需求缺口,与中国合作愿望强烈。中国根据这一现实需要,提出与中东欧国家加强相关领域合作,是务实的体现。
如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晓中所言,在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如何使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各异的国家在经贸合作中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国此次提出一系列与中东欧国家加强合作的举措,正是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