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iWi(基督城)
如同美国9.11恐袭之后,“所有穆斯林乃至棕色皮肤的人都被异化为恐怖分子”;这次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似乎引发了针对我们中国人的“仇恨犯罪”风潮。
从美欧到澳新,各种耸人听闻的侮辱、仇视甚至伤害中国同胞的新闻报道不绝于耳。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的恶化和加重,“反华、排华”的氛围似乎也日趋严重。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基督城的微信群里有朋友这样哀叹。先是传出有老乡家的大门被人贴上“COVID-19,sign in here”的消息,随后本地中文和英文媒体先后报道了华人男子在闹市区被白人青年袭击的不幸事件。
即便在警方结案之前,断定这就是一起“仇恨犯罪”或“种族歧视案件”,显得不够严谨和权威,但恐怕没人怀疑歹徒行凶的犯罪动机和仇视华人息息相关,哪怕是英文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
你能想象吗?这里是新西兰!这里是基督城!她们有那么多璀璨的光环:中土世界、南半球明珠、百分百纯净、优雅恬淡与世无争,花园城市、上帝的后花园、英国以外最具英格兰风情……
你能想象吗?此时正值深秋,层林尽染,全城尽带黄金甲!午后的阳光洒进雅芳河,鸭子海鸥等和小朋友们相应成趣,多么美好的画面!我们自豪的说我们住在明信片里,我们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你能想象吗?这是新西兰全国“Lock down”解封后的第一天,无数的居民走出他们的“泡泡”,尽情享受户外的美好时光!而被打的受害者,恰恰是敬业的报社记者,他正是去市中心,把最典型最熟悉的基督城生活呈现和还原给久违的我们!
一张是记者被打的鲜血淋漓的照片,另一张张是记者专业相机镜头下,美伦美换的基督城市区重新焕发活力的新闻报道照片!
此时此刻,此城此地,此情此景,这个世界显得多么荒谬和讽刺!秋日暖阳里,我们心底冰凉!
震惊!愤怒!谴责!本地华人圈炸了。问候!期盼!提醒!对受害者、也对身边人。
煽情?得多冷血的人才能这样想!
偶然?得多麻木的人才会这样想!
少数?得多侥幸的人才愿这样想!
自保?得多自私的人才只这样想!
感同身受!只要我长着这张脸,我就担心我也会被攻击!我多想套用那句话:“今天、我们都是受害者!”,“今生、我们都将是华人”!
我们希望尽快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希望警方抓到逃犯,并对这类仇恨犯罪者依法重罚!再遇到施暴者,我们需要奋力还击,因为我们不能在“被打住医院”和“过度防卫进法院”之间首鼠两端!
我们更希望这些歧视都被认真对待,而不是被当局满腹狐疑地小声嘀咕“真是歧视吗?有代表性吗?有普遍性吗?有那么严重吗?”。他们应该看到,这不是孤立的几个案例,应该足以让这些憎恨被大家关注!
一年多前, 在《改变–ChiWi对3.15血案的呼吁》一文中,我提出了少数族裔弱势生存和极端枪手丧心病狂的现状,分析了种族歧视在这里的社会土壤乃至儿童基础,尝试给出“观念、法律、警力、政策、情报工作、政府效能和媒体”7个方面的“改变”憧憬。
白人小男孩“YOU SHOULD GO BACK TO YOUR COUNTRY”余音尚在,我们又遇到一起莫名惊诧的歧视事件:同样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华城商业区旁的主干道上,冲着散步的我们夫妻俩,几个白人小伙子边开车边骂!如果说我们也在开车,或许被骂是因为车技欠佳;那么走路又犯了什么忌讳呢?!
玻璃心了吗?只能说,如果你“阅人无数”,习惯了各种歧视,这很悲哀!更悲哀的是,老移民们或许都曾有过因种族身份而遭弱化、物化、羞辱、被付低薪、被解雇或降职的经历。
太负面了吗?我们没有必要在每一次指出问题的时候,都得先强调她的美好吧?美好如纽,也不必在和曾长期奉行“白澳”政策的邻居对比时暗自窃喜吧?
延伸阅读:
一年间,我没料到种种“改变”如此艰难,或许我“too young too simple”。更没想到的是,突发的病毒疫情显然加剧了“种族歧视”,并且这次可不是笼而统之的各族裔或所谓的“有色人种”,或许会“误伤”到其他亚裔,但显然是直接针对我们中国人。坦白说,在这些“垃圾人”看来,我们不是病毒携带者,我们就是病毒本身!
是的,歹徒只是社会中极少数的“垃圾人”,平常他们忌惮于舆论和法律,隐藏自己阴暗的内心,但疫情放大了他们自我行为的认同感,让他们变得肆无忌惮。在近期各种反华事件的报道中,你会发现他们以不加掩饰的仇恨向我们抛出各种诽谤,使我们更加孤独,就如同外媒报道中提到的被邻居贴上的纸条:“我们在盯着你们。我们不想让你们把你们的病传染给我们”。由于文化等差异,我们认为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戴口罩行为,在这里也让我们显得另类,甚至变得更容易被攻击。
在过去,我们习惯大事化小,习惯性地自我安慰:我们作为二等公民的受压迫程度并不高,因此不必斤斤计较。我们似乎是“有条件的存在”:只要我们做老好人,彬彬有礼、安分守己、努力工作,再加上乐于助人,我们的归属感就会得到保证。在一些白人的刻板印象里,我们被视为“隐形人”或“高效赛博人”,我们甚至出于生存本能、习惯于被忽视和低估;我们把自己缩起来、以减少容易受欺负的“表面积”。
但是,这一切,必须改变!
谁能改变?首先是我们自己!
“沉默是金”吗?“排华法案”时旧金山的华工没有忍辱负重吗?“印尼骚乱”时的华人还不够卑躬屈膝吗?“红色高棉种族屠杀”时的华侨不更是唯唯诺诺吗?不想在沉默中灭亡,就要在沉默中爆发!
要爆发,要发声!请记住:“发声就是力量”!“老子到处说”,“老子各种说”,线上说,逢人说;社交媒体上说,工作生活中说;给同学同事邻居说,给洋人毛利朋友们说……
发声,请拿出行动!看着那张被打的脸,我们都把那张脸、换成自己的脸,行吗?
最后、我还是以一首著名的诗作为结束,诗的题目是《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陆地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这个整体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
写于2020年4月
作者注:同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写就后,也未刊登在任何媒体,此为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