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澳洲会计师公会9月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指,有61%的受访会计和金融专业人士预测,大湾区将在5年内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中心。
过去12个月,有90%大湾区企业至少开展了一个与科技相关的项目,使得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激增。89%的受访者预料,他们所在的企业将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对科技的投资或应用。调查指,大湾区的金融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可以改善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资本流动并激发澎湃的商业活力。
澳洲会计师公会对香港、澳门及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的258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会计和金融专业人士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90%的大湾区企业至少开展了一个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大多数人认为大湾区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科技中心。调查指,有61%的受访会计和金融专业人士预测,大湾区将在5年内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中心。该报告还显示,大湾区企业对科技的加速应用使得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激增。
虽然68% 的大湾区受访者认为大湾区目前的劳动力拥有中等至高水平的科技技能,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人才短缺是企业推进科技应用面对的最大挑战。
建议制定指引促跨境数据共享
澳洲会计师公会大湾区委员会成员王君弼指出,人才供应和数据资产有利于创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该公会建议大湾区内的政府机构考虑引入更多资源和政策,吸引和留住精通科技的人才,或提高和重新培训现有员工的科技技能,以在大湾区内培育更多科技企业,并支持非科技企业推行数字化战略。
此外,建议制定明确的数据使用及跨境数据流动指引,以促进大湾区内的数据共享。王君弼说,明确的数据政策将促使企业更多地应用数据驱动型科技。为方便制定适当的跨境数据管理机制并示范其运作方式,可考虑先采取试点形式进行。

金融科技最能促进协同合作
调查发现,最多受访者(44%)认为金融科技是最能促进大湾区区内协同合作的科技。受访者大多认为,这项科技将创造更多的商机,并提升大湾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副会长黄以东以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为例分析此项结果,在拓展大湾区不同地区居民跨境投资金融产品的渠道方面,金融科技等科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金融科技有助区内处于不同监管制度下的银行能够为投资者远程开户,为非专业投资者进行适宜性评估,并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销售和交易流程,「科技可以改善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资本流动并激发澎湃的商业活力。」
该会大湾区委员会成员冼君行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地可能会继续实施出入境和外游管制。因此,对远程协作工具的需求将仍然保持强劲。作为开放和外向型的经济体,港澳受访者优先考虑利用该类工具与非本地的客户和雇员保持远程协作和互动。而内地企业身处更庞大的数据环境,他们更有可能使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等数据驱动型科技,以提高业绩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倡建跨境平台联系企业科企
冼君行续指,规模不同的公司采取不同的科技计划。中小企业更专注于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工具,例如云技术和视频会议和小组协作工具;拥有更多数据资产的大公司更有可能增加对数据驱动型科技的使用或投资,例如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以及人工智能。该会建议,大湾区内的政府机构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跨境网络平台,鼓励大湾区内企业和科技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将企业与科技供应商联系起来。
监管新规对数据安全更有保障
对于内地最近推出不少监管科技公司的新法规,令市况波动,黄以东认为,长期而言,有清楚的法规对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及数据私隐更有保障,企业投资科技上会更到位。环境更清晰下,资本市场对科企仍然有兴趣,估值也会平稳。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记者庄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