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新华社客户端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0年,他们继续践行着“我在现场”的新闻追求:无论是武汉的“红区”,还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线;无论是抗洪抢险的大堤上,还是“嫦娥飞天”的现场;无论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小山村,还是……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成为历史!
从2021年1月4日起,新华社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们的镜头和讲述,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一个个新闻发生的现场。
2020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出没在医院病房、社区街道、防洪大堤、救援现场……
手握相机,步履不停,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多年之后,当人们回忆往事时,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帮助人们回到2020,回到武汉,回到这不平凡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2020年1月22日,在武汉汉口火车站,旅客戴口罩进站乘车。
多年以后
希望我的照片能把人们带回到这一年
让我留下
原本计划与老婆孩子回家过年的,疫情的暴发让我做出了个重要决定——在封城前一天将她们送走,只剩下我这个干劲十足的“单身汉”留守武汉。如果说,以前的状态,是在平衡工作和生活,那么这次一个人留守,反倒,彻底放开了。
2020年1月,我开始参加各种疫情有关新闻发布会并记录封城、解封前后等特殊环境下的影像;完整记录两山医院从开工建设、建成,到收治首批病人,再到首批患者治愈出院,最后到完成使命清舱关闭的影像全过程。
▲这张标注了日期的拼版照片显示的是武汉火神山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
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提醒自己:这些历史性的瞬间过了之后可能再也拍不到了,每一天都不能错过。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我已按下了10万多次快门。我认为只有尽力地去拍、去记录,才不会后悔,不留遗憾。
▲2020年2月14日,公交车停摆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的一处公交停车场上。
生命之桥!生命之舟!
2月4日,建成后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首批病人。在拍摄完常规角度照片后,我尝试改变下拍摄视角。当无人机升起的瞬间,和煦的阳光正好照射在这条长长的通道上。这一刻,我的心头也似有暖流涌入:无比温暖且颤抖起来——通道的一头是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和设备齐全的医院以及这两者和谐完美的配合,另一头则是等待救治的病患和无数人的期盼和希望。
▲2020年2月4日,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病房。当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这条长长的通道就像是一座桥,一座“生命之桥”!在如洪水猛兽般凶恶的病毒蔓延之时,这座桥把那些挣扎在新冠肺炎病痛中的人们带向希望:生的希望与康复的希望!
▲2020年2月4日,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病房。当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2月17日晚,我和同事张书旗一起来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采访。
被改造成方舱医院的武汉体育中心曾是去年军运会的主会场,也是我这些年体育摄影报道的主战场。
换好防护服,到达四楼看台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瞬间震撼:整个体育中心宛若一艘诺亚方舟!一格格、一间间,井然有序:患者在里面休息治疗,医护人员不断地穿梭忙碌其间,宁静而繁忙。
▲2020年2月17日,患者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息。
夜已深,有的患者渐渐进入梦乡,而在方舱里,医护人员依然在不断默默忙碌着:他们在持续地与病魔抗争——这种宁静而坚强的力量,弥漫在整个方舱之中,让它真的成为了生命之舟。
9月底,得知休舱后的体育中心在10月4日将会举行一场全国的篮球赛事,我当即改签了国庆休假的机票,并在比赛当天赶到我的主战场,通过五张拼版照片,同一角度同一构图,再现对比。病床与赛场,安静与喧闹,将全国抗疫的努力与成果完美呈现。
▲拼版照片:上图,2020年2月17日,患者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息;下图,2020年10月4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后举行首场大型赛事。
点击链接,观看报道“这组今昔对比图,真的让人很想哭!”
红区突围
▲2020年1月27日,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在戴口罩。
ICU病房,又被称作“红区”,是此次抗疫中的核心区域,是医护人员、患者与死神搏斗的最前线,也是感染风险最高、最危险的区域。疫情期间,我前后15次来到协和医院、人民医院东院、肺科医院等定点医院的ICU重症病房,记录下这场抗疫主战场上最珍贵的影像。
▲2020年3月19日,医护人员在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新冠肺炎患者。
印象比较深的是武汉肺科医院的危重症ICU,肺科医院在疫情期间作为重要的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一直在这里超负荷工作。第一次去的时候,不知道那里的缓冲通道很短,穿好防护服,推开门就看到一台ECMO(人工膜肺)以及正在抢救的病人:病房里十几台ECMO同时运转,20多名医护人员忙碌其间。我心里毫无防备,看到眼前景象瞬间懵住了,十分害怕。没多久,密闭防护服闷得我浑身是汗,护目镜也已完全被呼出的雾气糊住,眼前的视野也变得朦胧起来……
▲2020年3月19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在窗边小憩。
点击链接,观看报道“他们,再次投身危重症救治一线”
后面又去了几次后就都熟络了。有天早上,是我和同事杨志刚一同前去做个视频采访,进去之后就看到一位医生伫立在缓冲通道的窗边,走近了发现她在哭,一直在自责:“我已经尽力了,真的什么方法都试了,但就是没有作用,我觉得自己好没用。”
▲2020年3月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送走了最后康复的患者,正式休舱。这是来自贵州医疗队的叶青与康复的患者分别时落泪。
特别能理解那种感受,在那种强度、那种密闭的环境下,与死神抢人,有时不得不面对逝去生命的无力感。那个画面我至今都还记得。生死、希望,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那些瞬间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2020年3月17日,贵州医疗队员程小雪(中)在武汉站准备进站乘车。当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分批离开。
我爱这些平凡而坚强的人
疫情的日子采访遇到了很多人,这些平凡而又坚强的人,让我温暖心动,我爱他们。
▲2020年3月1日下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室,助产士吴丹将新出生的宝宝抱给产妇刘婷看。
点击链接,观看报道“武汉:走近新生命的‘摆渡人’”
一个由5名老司机组成的车队,24小时机动待命,专门在疫情期间接送缺乏交通工具的待产孕妇。我花了2天2夜和他们一起守候,一直跟拍到婴儿出生。
抗疫形势不断向好,街上逐渐热闹起来,有出来放风透口气的,也有很多是为了生活不得不从家里出来的人。
在抗“疫”之下,很多平凡的人,依然在坚守。
▲2020年4月2日,在武汉江汉区北湖街环保社区,居民在饭后跳广场舞。
工作之余,我会前往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多地去观察这座城市,感受这里非常态下的氛围,记录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和发生过的一切。
希望这些影像能够让人们回忆历史,看到坚强,感受到在病魔肆虐之时,生命的坚韧,以及人们不屈的抗争!
抗洪岁月
上半年刚忙完武汉疫情报道,正打算喘口气,防汛报道却又接踵而来……
▲2020年7月13日,上涨的江水即将淹没武昌黄花矶凉亭。
▲2020年7月19日,工作人员在三峡枢纽前巡查。19日2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在多雨的7月,我在荆楚大地来回奔走,黄梅山体滑坡、三峡大坝泄洪、武汉两江防汛、恩施滑坡堰塞湖……
迎着风雨、蹚过淤泥,一心只想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眼前的险情、用影像去传递心中的那份感动。
▲2020年7月8日,在湖北黄冈市黄梅县袁山村山体滑坡现场,救援人员转移救出的年过八旬的老人。
点击链接,观看报道“生死营救!#湖北黄梅山体滑坡# 现场”
2020年7月8日凌晨4时许,湖北黄梅县下起瓢泼大雨。约3万立方米泥土裹挟着巨大的山石倾泻而下,袁山村3组7栋民房被毁,9名尚在睡梦中的村民被埋。
在泥泞、狼藉的现场,一名满身是泥的救援人员和他的搜救犬,伫立在一栋倾斜的楼前,搜救犬的黄色毛发也被湿泥染黑,正远远望着救援现场,疲态尽显。
▲2020年7月8日拍摄的满身泥土的消防救援人员和搜救犬。
我在他们身旁,不愿多加打扰。此时,眼眶也有些湿润,脑海里又回想起在疫情期间,那些一样无畏的医护人员,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奋战在“红区”,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从“死神”手里抢人的各种场景、瞬间……
防汛采访和“抗疫”采访非常相似: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恐惧。因为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只有尽力去克服,去调整以及做好合理的规划,挺过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一年的鏖战,身心疲惫。但作为摄影记者,身处这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地点,我的使命就是尽可能多地去见证去记录,这样才不会后悔,才对得起这份职业。
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2020年,如果我镜头中那些奋不顾身、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温情画面能够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就是我的莫大荣光。
▲2020年7月8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右前)在湖北黄梅县袁山村山体滑坡现场采访。
监制/兰红光
策划/费茂华
编辑/侯俊、崔博文、李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