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29日电
香港中通社记者 叶永成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逾6000万例,疫苗研发接种成了不少人的最后希望。各国新冠疫苗研发竞赛近日频频传来好消息,能否为人类逃出新冠病毒 “魔爪”带来曙光?而疫苗如何有效分配,也是难题。
日前,中国国药集团宣布旗下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提交了上市申请,有望在明年春天量产。除了国家层面布局的自主研发,中国的企业也推动了和跨国企业的疫苗合作。例如康泰生物和复星医药已获得授权,将分别负责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和BioNTech的mRNA疫苗在中国的商业化。
国际方面,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等公司近期纷纷报告了各自疫苗的进展,根据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数据:辉瑞、Moderna的保护率高达90%,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发的疫苗的保护效力也超过了70%。
美国杜克大学统计了19种疫苗的产能,它们都进入了二期或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包括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等公司开发的疫苗,也包括中国的科兴、康希诺等公司开发的疫苗品种。
根据美国杜克大学的数据,这些疫苗们没有面世,就已经被各国预购了96亿剂。平均每个地球人可以分得超过一剂。不过,从目前的订购情况来看,幷不是每个地球人都能打上疫苗。
人均疫苗订数最高的加拿大已经预定了折合人均10剂的疫苗;英国人均5剂;美国已预订了10亿剂,约合人均3剂。而目前在研发的新冠疫苗,大多只需每人接种两剂便可以达到有效防护。
产量有限,联合国和世卫组织担忧疫苗抢购一空后,财力不足的贫穷国家得不到保障。此前,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卫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共同领导了COVAX计划,旨在让各国政府打消囤积疫苗的念头。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国际社会需要建立新的标准,保证疫苗公平分配。G20峰会发表的公报也称,将不遗余力地确保全球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并公平地获得新冠病毒的诊断和疫苗注射。
另一方面,来自9个国家的19个学者在《科学》期刊联合撰文建议,以国家实际需要为依据,幷优先保障前线医护人员、65岁以上人口和有并发症病人等高风险人士。
学者建议的方案,会令贫穷的国家取得更少疫苗。与其他传染病不同,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欧美国家疫情,从统计数据来看,确实比非洲等贫穷国家严重得多。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强调医护人员是必须优先接种的。在保障疫情较严重国家后,贫穷国家能否打上疫苗存疑。公平分配的具体操作迟迟未有标准,在疫苗大规模量产之前,仍将会是一个争议性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