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2020年对海外侨胞而言是不同寻常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多重因素叠加使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环境趋于复杂。此种背景下,如何看待“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涉侨表述和习近平总书记10月汕头考察讲话释放的信号与意义?“十四五”时期,海外侨胞如何更好参与到中国建设发展中?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华侨华人研究和侨务理论研究专家张春旺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想必您已经关注到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涉侨表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上个月在汕头考察时的讲话。您如何看待相关表述所释放的信号?
张春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支持。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华侨华人投资的总额占外商投资总额的60%,实践证明,华侨华人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同样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需要海外侨胞参与和支持。这个参与和支持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维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赢发展的背景下的参与和支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没有变,中国的侨务政策、(侨务工作的)原则也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十四五”规划涉侨的有关论述清楚地表明,中国的侨务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坚定的。
中新社记者:海外侨胞是发展祖(籍)国和住在国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他们虽然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故土。在您看来,海外侨胞应该如何处理好与祖(籍)国、住在国的关系?如何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张春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十分重视海外华侨的生存和发展,在万隆会议前后,中国就陆续与有关国家展开谈判,着重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倡导、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当地公民,效忠住在国。华侨如果选择中国国籍,必须遵守住在国法律,不能参与当地政治活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多次重申这一侨务政策没有变。改革开放后,陆续又有很多人选择出国,选择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外籍华人首先必须效忠住在国,在此基础上,他们出于恋祖恋乡的情结、出于传承中华文化、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等(原因)保持与中国的联系,我们是赞赏的,实际上这也是国际移民的通用规则。现在,世界上大概有70多个国家都设有侨务工作机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本国与他们海外移民的联系。华人作为中国亲戚,他们在有利于住在国、有利于自身事业发展、有利于中国的前提下,搭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经贸往来,参与国内经济建设等,我们都欢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通的,世界好,中国才会好,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才会好。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共同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新社记者: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疫情下,海外侨胞承受着很多压力。当国内疫情暴发之时,他们中不少人四处奔走、捐款捐物。如今海外多国正面临新一波疫情,海外侨胞除了面临生活难题和事业发展困境,还会遇到诸如种族歧视等问题,生存发展环境趋于复杂,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张春旺:疫情暴发初期,国内疫情防控物资非常短缺,海外华侨华人采购了大量抗疫物资,积极运回国内。这其中,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也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对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华侨华人身处海外,需要得到双重认同,一是需要得到国内民众的认同,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住在国民众的认同。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使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经营等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特别是有很多侨胞从事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受到的冲击更大。(有些人)把新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使一些国家的民众对华侨华人产生了误解、歧视和偏见,甚至发生人身攻击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华侨华人的表现是令人钦佩的,他们像支援国内抗疫工作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大量捐款捐物,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他们的感染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同时,他们面对偏见、歧视行为表现了极大的理智和克制。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好转,我相信海外侨胞在疫情防控当中也一定能够做到以下几点:抱团取暖、加强相互帮助。侨团之间、侨胞之间加强信息沟通,相互之间给予帮助,这也是华侨华人的传统;抓住机遇,把自己生产经营恢复和当地经济恢复计划融合在一起,渡过难关;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寻找新的商机,实现转型发展;坚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歧视攻击行为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平和的心态,积极主动地继续参与、支持当地防疫工作,增加与其他族裔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更好融入当地社会。
中新社记者:我们以上谈到了华侨华人在疫情下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思考。那么,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回到“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涉侨表述等内容。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下重申侨务政策的意义?
张春旺:我刚才讲了,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坚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施,增强了华侨华人搭乘中国经济发展“顺风车”的信心,同时也为华侨华人住在国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我认为,华侨华人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同时也是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华侨华人一定能够发挥融通中外、联结中西的优势,在促进中国与住在国共赢发展的过程中展现更多更大作为。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中国在“十四五”时期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着手努力,以更好凝聚侨心侨力?
张春旺:涉侨部门应该加强调研,充分了解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来华创业的需求,优化国内营商环境,为他们回国(来华)发展提供更多选择。要加强涉侨立法工作,推进现有涉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在全社会营造知侨、爱侨、护侨的氛围,更好凝聚侨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侨乡文化的建设和保护。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的讲话不仅对海外侨胞对国家(家乡)建设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保护建设侨乡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侨乡是海外侨胞维系与祖(籍)国关系的情感纽带,是他们根和魂的所在,加强侨乡文化的建设和保护更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与家乡的感情。
中新社记者:规划建议全文中还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其中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等。您如何看待目前海外侨胞对中国开放发展的参与度?其中在哪些方面尚存在改善的空间?
张春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联。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中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海外华侨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利共赢发展新局面,同样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参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众多,现在国内有的企业、机构开展海外投资、援助的项目,考虑华侨华人熟悉当地的优势不够,他们投资的项目和援助的项目没有考虑与当地华侨华人的投资相衔接,今后应该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为更好实现参与中国“十四五”时期建设发展,您认为海外侨胞自身需作出哪些努力?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张春旺:“十四五”规划是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步。实现“十四五”规划,需要海外华侨华人的参与,也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我们特别欢迎海外华侨华人在严格遵守住在国法律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事业发展回国(来华)投资、创新创业。建议他们要切实了解新发展理念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使自己的投资项目、事业选择更加符合国内的发展需要,实现共赢发展。
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