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疫情袭来,车无影,人无踪。居家无所事事,百般无聊;出门如上战场,胆战心惊。
《安妮日记》,以前读过,现有闲暇,遂复读一遍。
《安妮日记》出于一个十三岁女孩之手,记载了一群犹太人为逃避德国纳粹的抓捕,在密室里藏身两年的经历。
日记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给自己的,如《安妮日记》《蒋公日记》,至于后人整理后发表,是另一回事。还有一类是日记体作品,如《狂人日记》,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
《安妮日记》好在真实,是安妮在和自己谈心,真情流露,无需掩饰,是一个十三岁女孩灵魂的呼喊。
安妮在呼喊!安妮在呼喊:恐惧的乌云何时消散!恐惧——难以抗拒地随时降临的灾难的阴影。警车的呼啸,陌生人的敲门声,房东要将整幢楼卖掉的传闻,小偷的一再光临……无不令安妮惊恐万分,“我们像一群耗子……”
唉,多灾多难的犹太人!流浪,流浪,两千多年的流浪!到了安妮那一代,一家定居荷兰——郁金香和风车相伴的美丽国土。
父亲事业有成,生活条件优渥。二战暴发,德军占领荷兰——噩梦来了!一家人躲进密室,在希望和绝望中煎熬——最终难逃浩劫。
读《安妮日记》,心在流泪。
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野蛮社会,英雄社会,平民社会。人类早期属野蛮社会:杀戮男人,掳走妇女,焚毁村庄。英雄社会以开拓疆土,掠夺财富为目的。谁成功,谁英雄。成吉思汗横扫亚欧,拿破仑称雄欧洲。拿破仑有在埃及杀害七千战俘的劣迹,但被英军在海上捕获后,英水兵仍以在甲板上受其检阅为荣,视拿破仑为英雄。
二战结束,战犯受惩,告示今后:任何人挑起战争,杀害民众即为罪犯!欧洲民主国家不会再有战争!英、法、德不会再干戈相见!人类社会打开新的一页——平民社会。社会民主,科技进步,市场经济即可为民众在提供福祉。
时代进步了,人人有免于恐惧的权力,无论恐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信仰……
安妮,使你感到恐惧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二
《安妮日记》用了不少篇幅记下了密室里的常态——爭吵。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争论——争吵——漫骂!达恩和夫人吵,达恩和儿子吵,彼得和杜塞尔吵……
“以前认为小孩会吵,现在大人也吵……真叫人疯了!”
人和人应有距离感,在狭小的空间里,心灵倾诉的窗口关上了,人性的弱点暴露了,心里积聚的郁闷随时暴发。
密室里的一群人,只是爭吵与生气,没有暴力,应是很好了。
据新西兰警方当时预测,封城后家暴会增加,无聊就喝酒,喝多了,男人女人都会施暴。一个英国人开玩笑说,杀死我的不是病毒,是我老婆!
你想,一家人尚有家暴,不同生活习惯的一群人骤然相处有限空间,不吵才怪。
我想请动物学家做个试验:将一群刺猬关在一个笼子里,观察它们如何相处?这对人类或有启迪——互不理解,互相讨厌的人如何相安?
疫情之下,人限家居,封城锁国,如何避免争吵?我想,有共同理念的人仍可相处;放大一点说,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才可能交往与合作。
人类被关在地球上,侈谈全球化,不太现实。正如欧元区,有共同货币,无共同强制性的财政政策,所以,会出现希腊问题。
毎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毎个家庭安顿好自己家庭,每个国家管理好自己国家。各担其责,适当分离,有限合作。为减少爭吵,没有别的办法。
三
安妮爱学习,学习内容有:古希腊罗马史、数学、法语、英语、拉丁语、圣经、小说……天啦!当死神在头顶上徘徊时,安妮还在坚持学习!
安妮躲进密室时才十三岁,相当于现在的初一。孔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放到现在,相当初三。初三生应该明白: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否则,只是被动学习,最多是为高考学。
我问过一个高中生,“你喜欢学习吗?”他告诉我,“老实讲,我们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不愿读书。”我懵了,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模式有点问题?
我们可以不相信一切,但要尽量去了解一切。
学习——知识——思考——打破樊笼的利器!
爱学习和不爱学习的年青人去看看《安妮日记》吧!
四
我想,如果安妮洁白的颈项上有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独立和追求,就是最亮的两颗珍珠。
安妮的独立性很强,有点青春期的叛逆,更多的是思考和主见,不是一味对父母、室友的唯唯喏喏。
“当妈妈知道我不再爱她,她会多么伤心……”安妮永远爱妈妈,妈妈也爱安妮。只是妈妈没意识到,孩子已成长,不是婴儿,过多的说教让安全妮反感而已。“说什么都错,做什么都被指责,叫人受不了……”
“如果安妮是我的女儿……”这是达恩太太常说的开场白。安妮在日记里嘀咕,“我才不要做她的女儿……”
在密室里或一个国家里,如果有位“家长”规定你:只能这么说,不能那样说;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那是多么令人窒息的生活!因为,“家长”并不代表真理!
“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却处处在桎梏中。”这是二百多年前一位哲人的呐喊,十三岁的安妮作了回应!
安妮还有许多追求。她长大了想当作家,还拟了写作计划。如果不是厄运扼杀了这位有思想有才华的姑娘,安妮一定能写出激动人心的好作品。
人生有目标——引导人走向远方的灯塔!
安妮还在追求爱情,她和彼得有了初恋!情愫初开,朦朦膧朣,安妮对初恋的切身感受的描写,比《少年维特之烦恼》更真实生动。
性幻想、性冲动是每个青少年必经之路——实际存在的,必然发生的——不是罪过!父母只能婉转地告诉孩子:学业未成,涉世未深,不知何为爱就交朋友,不知何为责任就结婚,略为不妥。
不要将青年人初识爱滋味视为洪水猛兽,那是来自心灵和青春身体的颤动,那是苦涩生活中的一丝甜蜜,那是透过黑暗密室的一缕阳光!
安妮没能收获爱情——罪恶之手扼杀了安妮年轻的生命,浇灭了安妮爱的火焰……
五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日记——记录往事,指点江山,褒贬人物,剖析自己。
记录往事——如果忙碌,一周一记也可,记下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反省。指点江山——笔下春秋也。褒贬人物——“私下”议论也。如胡适先生直人快语,数次当众直言蒋公不是。蒋公下不了台,又不便发作,回去在日记里“骂骂”胡适先生,消消气。不过,胡适先生逝世后,蒋公挽联书上,“旧道德的楷模,新思维的先锋。”确也中肯。知胡适者,蒋公也。
日记最重要的功能是剖析自己。“打开人的躯壳,里面是一堆肮脏的欲望。”歌德也说过,“我有许多罪恶的念头,只是没去做。”写日记是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对话。列上十余条:乐观、坚强、明智、勇敢、慷慨、仁慈、冷漠、自私……每日对照,正面加一分,负面减一分,剖析自己,自己骂自己(比让别人骂好),激励自己————即使现实中做不了君子,做个“纸上君子”也好。起码,你有向善的愿望。否则,只能是个不可救药的“坏人”。
一个人,平时确要“谨言慎行”,让心灵在日记里放飞吧!写日记吧!
再读《安妮日记》,扼腕痛惜——躲进密室里的八个人,除了安妮父亲侥幸逃脱外,其余七人全部死于非命。伴随安妮的理想、追求、爱情,当然,还有爭吵,全部烟飞灰灭。安妮的灵魂已升上天堂,投入天使的怀抱。密室禁锢了安妮的身躯,禁锢不了安妮的灵魂!《安妮日记》就是安妮灵魂的呼喊!
人类最终的敌人不是人,可能是大自然的报复——病毒、地震、海啸……人类躲避恐惧的诺亚方舟只能是对上帝的信仰!只能是爱!这是《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
作者:蔡之宁
新西兰基督城
邮箱:[email protected]